2017年條碼識讀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1、條碼識別技術基本情況
條碼識別技術是集條碼理論、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電子機械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技術。條碼具有制作簡單、信息收集速度快、準確率高、信息量大、成本低和識讀設備方便易用等優點,條碼的基本類型和識別技術原理如下:
(1)條碼類型
目前,條碼主要分為一維碼和二維碼兩大類。
一維碼是在一個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由一組按照一定編碼規則排列,寬度不等的條和空及其對應的字符組成的標識,用以表示一定信息。常用的一維碼編碼規則有EAN碼、UPC碼、128碼、39碼、庫德巴碼等。一維碼簡單直觀、管理方案成熟,運用廣泛。
二維碼是在一維碼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平面二維空間存儲信息。相比一維碼,二維碼信息容量大,在一個二維碼中可以存儲1000個字節以上;信息密度高,同樣面積大小的二維碼可以是一維碼信息密度的100倍以上;識別率極高。
(2)條碼識別技術
條碼是通過將寬度/大小不等的多個黑條/塊和白條/塊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排列,用以表達一組信息的圖形標識。而條碼信息的讀取主要通過識讀設備中的光學系統對條碼進行掃描,再通過譯碼軟件將圖形標識信息翻譯成相應的數據,從而實現對條碼所包含信息的讀取。根據掃描及譯碼方式的差異,條碼識別技術主要包括激光掃描技術和影像掃描技術兩大類,其基本情況如下:
①激光掃描技術
激光掃描系統由掃描系統、信號整形、譯碼三部分組成,其基本原理如下圖所示:
②影像掃描技術
根據圖像掃描維度的差異,影像掃描技術可進一步分為線性影像掃描技術和面陣影像掃描技術。線性影像掃描技術只可識讀一維碼,面陣影像掃描技術對一維碼和二維碼均可識讀。目前,面陣影像掃描技術是影像掃描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以下內容主要基于面陣影像掃描技術。
影像掃描技術的基本原理如下圖所示:
2、條碼識別產業的市場狀況及發展前景
全球市場發展狀況及未來前景
條碼技術自誕生以來,憑借著其在信息采集上靈活、高效、可靠、成本低廉的特點,逐漸成為了現代社會最常見的信息管理手段之一。而條碼識讀設備作為信息采集的前端設備,是條碼技術應用的前提和基礎,并且伴隨條碼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已成為商品零售、物流倉儲、產品溯源、工業制造、醫療健康、電子商務和交通系統等信息化系統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備。目前,一維碼識讀設備在全球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較為普及。而隨著二維碼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領域的拓展,影像掃描技術開始逐步實現對激光掃描技術的替代,釋放出相應的識讀設備市場需求。同時,以亞太地區為代表的新興市場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條碼設備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該等因素均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條碼識別產業的穩步增長。手持式條碼掃描器、固定式POS掃描器和固定式工業類掃描器三類條碼識讀設備2013年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額合計為16.16億美元,預計至2018年,全球的條碼識讀設備的銷售總額將增長至20.2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57%。
2014-2018年全球條碼識讀設備銷售總額預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我國條碼識讀設備主要應用領域發展狀況
零售、物流、產品溯源、醫療健康、電子商務和工業制造等條碼技術下游應用領域的發展和應用層次的深化是驅動條碼識別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在國務院“互聯網+”戰略下,“O2O”、物聯網等領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條碼識別產業的發展。我國條碼識讀設備主要應用領域的發展情況如下:
(1)零售、物流、倉儲等領域
條碼識讀設備是零售、物流、倉儲市場中的主要信息采集設備,被廣泛應用于物資存儲、運輸、分發、銷售、派送等各個環節。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均國民收入的提高和網絡購物等消費方式的興起,我國的零售市場及與之相互適應的物流、倉儲服務產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201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62,394億元,較2013年增長12.0%,其中網上零售總額達到27,898億元,同比增長49.7%。2014年,我國物流總額達到213.53萬億,同比增長7.9%。而零售、物流、倉儲產業的快速增長離不開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支持。因此,該等垂直供應鏈行業的增長將進一步帶動包括條碼識讀設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投入。預計未來,我國零售、物流、倉儲領域對條碼識讀設備的需求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2)產品溯源領域
產品溯源即在產品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對每個環節進行記錄,并將相應信息匯總后,通過條碼等技術在產品上做出相應的質量狀態標識,生產管理者或消費者可通過該等標識直接查詢產品的生產、流轉、存儲記錄。
農產品產品質量溯源系統
(3)工業制造領域
工業智能生產模式的基礎是生產設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而條碼識別技術及在其基礎之上的機器視覺是現代工業設備實現檢測、感知、通信和響應的主要路徑之一,自動化生產中的物料調配管理、零件識別及分揀、動態生產控制、產品檢測和追蹤均需運用到條碼識別技術,而機器視覺系統更是減少人為誤差、提升生產流水線的柔性和自動化程度重要途徑。因此,在工業自動化生產領域,條碼識讀設備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近年來,我國工業領域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投資快速增長,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2016年中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將位居全球之首。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我國工業制造領域將迎來新的一輪生產設備自動化、智能化的升級改造進程,帶動包括條碼識讀設備在內的各類智能生產設備投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醫療健康領域
根據VDC的預測,醫療健康領域將成為未來手持式條碼識讀設備增長最快的應用領域。就我國而言,主要源于醫療移動信息化解決方案的普及。醫療移動信息化解決方案以數據交互和移動處理為核心,利用條碼等自動識別技術,標示和識別包括藥品、生化標本、醫療設備、醫療工作人員以及病人身份等在內的信息,通過智能移動終端在核心業務流程進行信息采集,并與醫院管理信息化系統(HIS)及臨床管理信息化系統(CIS)進行信息交互,搭建移動醫療作業平臺。
(5)O2O運營領域
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和移動網絡的快速普及,消費者的信息獲取方式和消費習慣開始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消費者和企業都需要更直接的接入方式,而不再僅僅滿足于APP或網頁內容,而條碼,尤其是二維碼憑借其簡單可靠、易于傳播和信息容量大的優點,逐漸成為了O2O運營模式中鏈接線下、線上的入口。而二維碼與O2O運營模式的交織,將使中國轉變為一個多點觸控式的銷售環境,消費體檢更加動態,線下的產品、服務及用戶信息能隨時隨地線上化,并且依托手機支付等途徑形成從移動營銷、消費者滲透、數據采集、產品服務、支付結算、后續服務為一體的良性商業循環。
在實體經濟企業和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龍頭共同的支持和推動下,條碼技術已經全面滲透入了民眾的日常生活,并帶動了O2O市場的蓬勃發展,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和預測,2013年我國O2O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717.20億元,用戶規模達到1.9億人,預計2017年我國O2O市場規模將增長至到4,545.10億元,用戶規模達到4.0億人。
條碼識別技術是集條碼理論、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電子機械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技術。條碼具有制作簡單、信息收集速度快、準確率高、信息量大、成本低和識讀設備方便易用等優點,條碼的基本類型和識別技術原理如下:
(1)條碼類型
目前,條碼主要分為一維碼和二維碼兩大類。
一維碼是在一個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由一組按照一定編碼規則排列,寬度不等的條和空及其對應的字符組成的標識,用以表示一定信息。常用的一維碼編碼規則有EAN碼、UPC碼、128碼、39碼、庫德巴碼等。一維碼簡單直觀、管理方案成熟,運用廣泛。
二維碼是在一維碼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平面二維空間存儲信息。相比一維碼,二維碼信息容量大,在一個二維碼中可以存儲1000個字節以上;信息密度高,同樣面積大小的二維碼可以是一維碼信息密度的100倍以上;識別率極高。
(2)條碼識別技術
條碼是通過將寬度/大小不等的多個黑條/塊和白條/塊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排列,用以表達一組信息的圖形標識。而條碼信息的讀取主要通過識讀設備中的光學系統對條碼進行掃描,再通過譯碼軟件將圖形標識信息翻譯成相應的數據,從而實現對條碼所包含信息的讀取。根據掃描及譯碼方式的差異,條碼識別技術主要包括激光掃描技術和影像掃描技術兩大類,其基本情況如下:
①激光掃描技術
激光掃描系統由掃描系統、信號整形、譯碼三部分組成,其基本原理如下圖所示:
②影像掃描技術
根據圖像掃描維度的差異,影像掃描技術可進一步分為線性影像掃描技術和面陣影像掃描技術。線性影像掃描技術只可識讀一維碼,面陣影像掃描技術對一維碼和二維碼均可識讀。目前,面陣影像掃描技術是影像掃描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以下內容主要基于面陣影像掃描技術。
影像掃描技術的基本原理如下圖所示:
2、條碼識別產業的市場狀況及發展前景
全球市場發展狀況及未來前景
條碼技術自誕生以來,憑借著其在信息采集上靈活、高效、可靠、成本低廉的特點,逐漸成為了現代社會最常見的信息管理手段之一。而條碼識讀設備作為信息采集的前端設備,是條碼技術應用的前提和基礎,并且伴隨條碼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已成為商品零售、物流倉儲、產品溯源、工業制造、醫療健康、電子商務和交通系統等信息化系統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備。目前,一維碼識讀設備在全球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較為普及。而隨著二維碼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領域的拓展,影像掃描技術開始逐步實現對激光掃描技術的替代,釋放出相應的識讀設備市場需求。同時,以亞太地區為代表的新興市場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條碼設備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該等因素均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條碼識別產業的穩步增長。手持式條碼掃描器、固定式POS掃描器和固定式工業類掃描器三類條碼識讀設備2013年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額合計為16.16億美元,預計至2018年,全球的條碼識讀設備的銷售總額將增長至20.2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57%。
2014-2018年全球條碼識讀設備銷售總額預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我國條碼識讀設備主要應用領域發展狀況
零售、物流、產品溯源、醫療健康、電子商務和工業制造等條碼技術下游應用領域的發展和應用層次的深化是驅動條碼識別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在國務院“互聯網+”戰略下,“O2O”、物聯網等領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條碼識別產業的發展。我國條碼識讀設備主要應用領域的發展情況如下:
(1)零售、物流、倉儲等領域
條碼識讀設備是零售、物流、倉儲市場中的主要信息采集設備,被廣泛應用于物資存儲、運輸、分發、銷售、派送等各個環節。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均國民收入的提高和網絡購物等消費方式的興起,我國的零售市場及與之相互適應的物流、倉儲服務產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201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62,394億元,較2013年增長12.0%,其中網上零售總額達到27,898億元,同比增長49.7%。2014年,我國物流總額達到213.53萬億,同比增長7.9%。而零售、物流、倉儲產業的快速增長離不開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支持。因此,該等垂直供應鏈行業的增長將進一步帶動包括條碼識讀設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投入。預計未來,我國零售、物流、倉儲領域對條碼識讀設備的需求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2)產品溯源領域
產品溯源即在產品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對每個環節進行記錄,并將相應信息匯總后,通過條碼等技術在產品上做出相應的質量狀態標識,生產管理者或消費者可通過該等標識直接查詢產品的生產、流轉、存儲記錄。
農產品產品質量溯源系統
(3)工業制造領域
工業智能生產模式的基礎是生產設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而條碼識別技術及在其基礎之上的機器視覺是現代工業設備實現檢測、感知、通信和響應的主要路徑之一,自動化生產中的物料調配管理、零件識別及分揀、動態生產控制、產品檢測和追蹤均需運用到條碼識別技術,而機器視覺系統更是減少人為誤差、提升生產流水線的柔性和自動化程度重要途徑。因此,在工業自動化生產領域,條碼識讀設備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近年來,我國工業領域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投資快速增長,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2016年中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將位居全球之首。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我國工業制造領域將迎來新的一輪生產設備自動化、智能化的升級改造進程,帶動包括條碼識讀設備在內的各類智能生產設備投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醫療健康領域
根據VDC的預測,醫療健康領域將成為未來手持式條碼識讀設備增長最快的應用領域。就我國而言,主要源于醫療移動信息化解決方案的普及。醫療移動信息化解決方案以數據交互和移動處理為核心,利用條碼等自動識別技術,標示和識別包括藥品、生化標本、醫療設備、醫療工作人員以及病人身份等在內的信息,通過智能移動終端在核心業務流程進行信息采集,并與醫院管理信息化系統(HIS)及臨床管理信息化系統(CIS)進行信息交互,搭建移動醫療作業平臺。
(5)O2O運營領域
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和移動網絡的快速普及,消費者的信息獲取方式和消費習慣開始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消費者和企業都需要更直接的接入方式,而不再僅僅滿足于APP或網頁內容,而條碼,尤其是二維碼憑借其簡單可靠、易于傳播和信息容量大的優點,逐漸成為了O2O運營模式中鏈接線下、線上的入口。而二維碼與O2O運營模式的交織,將使中國轉變為一個多點觸控式的銷售環境,消費體檢更加動態,線下的產品、服務及用戶信息能隨時隨地線上化,并且依托手機支付等途徑形成從移動營銷、消費者滲透、數據采集、產品服務、支付結算、后續服務為一體的良性商業循環。
在實體經濟企業和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龍頭共同的支持和推動下,條碼技術已經全面滲透入了民眾的日常生活,并帶動了O2O市場的蓬勃發展,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和預測,2013年我國O2O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717.20億元,用戶規模達到1.9億人,預計2017年我國O2O市場規模將增長至到4,545.10億元,用戶規模達到4.0億人。